ϟ 沿岸製作「P.N.G」招牌展

專欄文章

日常招牌
ϟ 沿岸製作「P.N.G」招牌展
2503

2025

 

「p.n.g.」首展《招牌:》

 


▐ 來自沿岸製作的邀請與採訪


去年的2024年10月,沿岸製作團隊前來「津本」進行招牌產業的專訪,深入探討招牌產業的發展現況、技術演進與市場趨勢。津本的李老闆分享了多年來的從業經驗,並在產業未來的挑戰與發展提出許多獨特見解。

 

而在今年的三月,P.n.g.於3月22日正式推出第一個議題展覽《招牌:》。透過重新詮釋「招牌」在社會中的角色,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招牌的核心意涵,逐步拆解招牌在社會中長期積累的文化象徵。招牌不只是展現自我與吸引目光的媒介,更是社會思潮與價值觀的相互交織,隨著時間推移,逐漸形塑出獨特的文化脈絡與社會縮影。展覽中也收錄了李老闆當時的取材影像,呈現了許多他對招牌產業的專業觀點與經驗累積。

「p.n.g.」展覽  |《招牌:》

「招牌」不只是連結著社會,同時也是表述社會的重要符號語彙,這次的《招牌:》從議題的根本問題「什麼是招牌?」展開,透過四個子題 -「Promotional」、「Narrative」、「Guidance」、「Aesthetic Iteration」逐步切入核心,揭示著「招牌作為一種審美價值觀的映照」。 (文字取材自p.n.g官方IG)  
 

 

 

 《招牌:》展覽共同策展人與合作單位合照

 

 津本 × 沿岸製作 | 參訪紀錄

 

 

▐ 從「商業角度」看招牌定義


身為在招牌產業打滾的招牌菜鳥小編,認為招牌除了可以從「文化歷史」的角度切入來理解其定義之外,以「商業角度」來解釋,好像也能從招牌歷史中窺探其逐步發展至今的面貌。 

 

在商業領域中,招牌的核心功能是「品牌識別」、「吸引顧客」、並「達到業績提升」的效果,因此重視行銷效果和消費者行為。從行銷與競爭的角度來看,招牌的設計與其位置也是影響顧客的關注度與來店意願。一個醒目且位置得當的招牌可以提升曝光率,增加顧客進店的機會。

 

招牌不只是店家的門面,更是品牌識別的重要元素,幫助顧客快速記住同時識別店家。像是大型的連鎖企業,為了維持品牌形象,通常會採用標準化設計,不管在哪個城市,都有著相同的視覺風格,給人熟悉且穩定的感受。相較之下,小型獨立店家則傾向於打造個性化的招牌,以吸引特定族群,例如文藝咖啡館或手工藝店,常會使用手寫字、木質材質等,營造出溫暖且獨特的氛圍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#霓虹燈

 #金屬懸浮字

而台灣街道的招牌現況,便是商業與文化在衝突與融合中的產物。從50、60年代的手繪招牌再到如今LED極簡設計風的流行,招牌趨向標準化,當然偶爾也會吹起復古風潮。風格不段更迭的台灣招牌,反映了時代變遷、商業潮流的演進,也承載著城市文化與集體記憶。

 

在這樣的背景中,不確定「台灣式」招牌是否已經找到了自己的風格與定義,但是可以確定的是,台灣的招牌產業與文化值得被保存與推廣!推薦走一趟P.n.g.的《招牌:》展覽,深入體會招牌背後的設計巧思、歷史脈絡,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城市風景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津本 × 沿岸製作 | 精彩訪問

可以看看去年的訪問畫面呦!

 

VIEW MORE   ◆

 

 

 

 

「津本」也持續在商業需求與文化價值中尋求適當的結合,創造出既能吸引顧客又能展現文化美感的招牌呦!

 

 

與李老闆的合照,小編們下班囉♪

 

❝ 《招牌:》SIGN: Promotional Narrative Guidance  ❞

 

展覽日期:2025.03.22 - 2025.03.30

時間:周一至周日10:00-19:00 

地點:PPP時尚藝文空間(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6巷2號1樓) 

▐  圖文編輯: Ba編 

 

#p.n.g #招牌展覽  #開幕參訪  #招牌產業

若同意本網站之隱私權政策,請點選「CONFIRM」,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,更多資訊請瀏覽 隱私權聲明

全部接受